士族门阀现象为何随着唐朝一起覆灭?,:崔协,后唐宰相。崔居俭,后唐户部尚书(后晋赠右仆射)。崔周度,后周监察御史。崔立(崔周度之子),北宋初年工部侍郎。
范阳卢氏:卢汝弼,后唐赠兵部尚书。卢程,后唐宰相。卢质,后晋太子太保。卢损,后晋户部尚书。卢导,后晋吏部侍郎。卢文进,南唐左卫上将军。卢多逊,北宋初年宰相。
荥阳郑氏:郑珏,后梁宰相。郑韬光,后晋户部尚书。郑受益(自恃门第高,与同僚不睦),后晋京兆少尹。
京兆韦氏:韦震,后梁太师。韦说,后唐宰相。韦庄,前蜀宰相。韦縠,后蜀尚书。
河东裴氏:裴皞,后唐兵部尚书。裴迪,后唐右仆射、司空。裴羽,后周左散骑常侍。
陇西李氏:李珽,后梁左谏议大夫。李琪(李珽弟),后唐太子太傅。李专美,后晋大理卿。
弘农杨氏(越公房):杨涉,后梁宰相。杨凝式(杨涉子),历仕五代,官至太子太保,后周赠太子太傅。
河东薛氏:薛廷珪,后梁太子少师。薛贻矩,后梁宰相、司空。薛仁谦,后周太子宾客。薛居正,北宋初年宰相,薛仁谦子。
渤海封氏:封舜卿,唐昭宗迁洛时为中书舍人。从子封渭,翰林学士。封翘,后梁翰林学士。
实际上还有一些疑似的人物,因为祖籍在列传中没有介绍(毕竟到了五代很多家族离开祖籍地已经数百年,有些只记载近几世的籍贯),这里都没有列。
只是一小部分原因,不能说是主因,因为五代时期这些家族仕宦水平也没有陡然下降,而是缓慢变化的过程。比如很多人能想到的白马驿之祸。有人提到所谓“肉体毁灭”其实是无稽之谈。这些家族都是汉魏晋延续而来的,几百年的发展,房支遍布北方各地,在京城做官的只是极少数,唐末能做到高官的也是极少数。
这个是一个重要原因。毛汉光等学者有过讨论,简而言之是士族逐渐失去了南北朝时期的地方根基(宗主制度,伴随着地方武力。如赵郡李氏北魏中期曾以李显甫为宗主)。其实早在南北朝也有同样的问题,只不过唐朝的三百年让这一趋势持续、加剧。
1、录取名额的大幅增加:唐朝289年总共录取进士7000多人,明经要多一些20000多人,加起来不到30000。北宋167年录取正特奏名进士近3万人,明经还有2万多,还有一些没有记载的,加起来近60000人。北宋大幅扩招是赵光义时期开始的,所以越往后考取进士越容易。
2、读书门槛的降低:如“庆历兴学”等举措。北宋在各地兴办州县学,寒门子弟读书机会大大增加,甚至朝廷还会给寒门学子一定补助。此外,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也促进了书籍的普及。
3、录取流程的变化:北宋增加了殿试,唐朝只到省试。殿试让录取流程更完善,并且进士成了真正意义的天子门生,有助于加强皇权。
所以北宋初年还能看到少许中古士族的身影(如出身清河崔氏的崔立、范阳卢氏的卢多逊、河东薛氏的薛居正),越往后越是绝迹。
隋唐的士族都是汉魏晋、南北朝走过来的,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,早期庄园经济+数代人的仕宦+九品中正制。
区别就是:隋唐虽然不再有新生士族,但旧有的士族依然顽强存在;唐以后既没有新生士族,旧的士族也逐渐衰微。
主要因素:乡土根基的消亡;唐末五代系列战乱、政权更替频繁;北宋科举的普及。
士族在唐末五代的衰落是一个近百年的逐渐的过程,并不是某个时间某个节点突然坠落的,必须清楚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