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著名的豆制品学家李煜赢曾经说过:中国的豆制品是最好的食物之一,因为它的营养丰富,价格低廉,而且它的制作方法是
西方的牛奶和奶油是最受欢迎的食物。在中国,豆浆和豆腐也是人们非常喜爱的食物。从化学和生物的角度来看,豆腐和牛奶没有什么两样,所以用豆子来代替牛奶并不困难。而且牛奶为动物自生,其内有携带病菌的风险;豆浆和豆腐的价格要便宜得多,而且不会有假,也不会有什么传染性。”
可以说,能发明豆腐中 国 豆 腐 的 起 源 与 发 展,简直就是一个奇迹。黄豆经此处理后,可极大地增加黄豆蛋白在体内的摄取和利用率。
根据我们前期的实验结果,大豆在食用(烹饪)过程中对蛋白质的吸收效率仅为65%,但制成豆腐后,对蛋白的吸收效率可提升至92-96%。该研究不仅为黄豆蛋白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,而且对解决我国传统饮食中缺乏禽类蛋白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。
豆腐价格低、质量好、制作简单、安全、美味、在古往今来,人们都对它赞不绝口,它在中国的发展壮大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,它也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。尽管现在它已是平常之食,但是,作为中国古代食谱上的一个重大创造,探究其来源和发展,仍然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价值。
对于豆腐的由来,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看法。有一种观点认为,豆腐在孔子时期就已经存在了,也有一种观点认为,是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的。前者的支持者并不多,后者的支持者从宋朝开始就开始了讨论。
南宋·朱熹《豆腐》一首:“豆子小豆芽少,力竭心烂;若有淮南术,便可坐收春光。”诗中意思是:传说中的豆腐,其实是淮南的一种术法。杨万里的《豆卢子柔传》一书中,也说了,豆腐在汉朝就已经存在了。
李时珍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,比如:“淮南王刘安是第一个提出豆腐制法的人”;明·叶子奇在《草木子》中写道:“淮南王法,始于豆腐花”;明·罗颀《诗经》又说:“刘安制作的豆腐块,在西汉的典籍里也有记录。”
从宋朝到明朝,学者们都认为,豆腐的出现是从西汉开始的。但很诡异的是,在所有的汉唐典籍中,包括《淮南子》和《齐民要术》,和各种文学作品中,都没有提到过豆腐,也没有提到过淮南王刘安是如何开始做豆腐的。
为此,不少学者对“始汉说”产生了怀疑,并产生了分歧,比较早期的有日本镍田统“始唐说”和袁汉清“始五代说”。
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豆腐的记载,就是陶谷所著的《清异录》,其中《官志门》“小宰羊”一栏写道:“石轲为安徽青阳县的知府,洁已勤于百姓,无肉无食,日市买豆腐数个,当地人叫豆腐为小宰羊”。
陶谷,五代时为新平(皖南)人,曾于晋、汉、周及北宋前期为官,于开宝年间病逝于北宋。从他的记录来看,最起码在五代时期,豆腐在淮南地区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物,而且它的生产工艺似乎很先进。
宋代寇宗在《本草衍义》中说:“黄豆是一种可以用来做成豆腐的食物;”苏轼的《物类相感志》中说:“煎豆腐,吃起来很香”;陆游在《老学庵笔记》中写道:“嘉兴人,经营一家豆腐汤铺”。
鉴于这一点,许多学者把豆腐的来源下限定在中晚唐五代,学界对这一问题没有异议。
1959~1960年代,考古学家在河南密县“打虎亭”发现了两个西汉后期(约公元二世纪)的墓葬,墓葬壁画中出现了制作豆腐的场景。经专家现场调查与调查,排除此图所示为制酒或制酱,而是在制作豆腐。
所以,我们可以断定,豆腐的发源地是在两汉时期,而刘安制作豆腐的故事也并非空穴来风。至于豆腐的发源地,历史上很少有记载,大概是由于它的发源地尚未得到证实。
据目前所知,与豆腐有关的地方主要有三处:一处是位于今天安徽淮南寿县的八公山;二是位于今天河南郑州密县境内的“打虎亭”;三是位于今天安徽境内的青阳。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大部分资料都指向了八公山。八公山坐落在淮南市南郊,地处寿县以北,淮河之畔,山脚下是淮北的一片大草原,这里自古以来就是黄豆的产地,这里的山泉中,富含多种矿物质,用这些山泉熬煮出来的豆浆,质地极佳,味道鲜美。独特的环境为豆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材料基础。
不过,具体起源于哪里,还需要更多的证据。至于豆腐是谁做出来的,暂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。
宋朝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关于“豆腐”的诗句:“古来百巧 出穷人 , 搜罗假合乱天真”。他认为豆腐是由穷人的巧手制作的。袁翰青,我国著名的化学家,曾说过:“豆腐是由农夫创造出来的,正是这些农夫经过长时间的磨浆煮豆,才创造出了这样一种美味。
李治寰先生指出:“制作豆腐的方法和道教的炼丹有很大的联系,他相信道教的炼丹方法是以豆作为药种,偶然间创造出来的。 关于淮南王府刘安制作豆腐花的故事,在史书上有很多的记录,其中也有刘安修道炼丹术的原因。
有一种观点认为,虽然很多的发明都是由集体的智慧所产生,但是,在历史上,人们总要寻找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,将其奉为开创者。
现已知的有关豆腐制方法,最早出现在北宋寇宗夷的《本草衍义》中,其中云:“黄豆未熟时,亦可磴 为腐,以吃之。”食材选择的是“生大豆”,而“磴”则是碾子,至于如何使用碾,王耀并没有说,或许是因为他认为没有必要讲。
郑允端在《豆腐》中写到“磨砻流玉乳”,“玉乳”形容的是从磨盘里流出的豆汁。这两个例子都是关于做豆腐的最初过程。
明代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卷二十五,“豆腐”一节中,有一条较为详细的记载,记载了一种制作“豆腐”的方法:“黑豆、黄豆、白豆、豌豆、绿豆等,都可以用来制作豆腐。水浸后,磴碎了,将残渣过滤后煮熟。用酒、茶水、卤水等调味即可。”
其制作流程为:“选豆—浸泡—磨豆—过滤—蒸制—点浆—成形”,此即为传统豆腐制作的基础工序,现将其分述:选豆——黄豆是制作豆腐的原材料。
在春秋战国时期,大豆曾经被用作主要食物,但是因为其中包含了一些有毒的物质,比如胰蛋白酶抑制素、皂角素等,人们吃了之后很可能会出现腹胀和消化不良的情况,因此便转向了蔬菜和食物。
但是,因为黄豆的产量相对较高,所以,豆制品的原材料也很充足。李时珍曾说过:“黑豆、黄豆、白豆、豌豆、绿豆都可以做豆腐,但他最喜欢吃的还是黑豆和黄豆,事实上,白豆和豌豆都是黄豆,只是种类不同,其中的蛋白质成分要少一些。而豌豆和绿豆虽然也可以用来制作豆腐,但它们的蛋白质只有黄豆的20%~24%,用来制作豆腐就有些浪费了。
制作豆腐花所用的黄豆,颜色鲜亮,颗粒饱满者为佳。虽然新豆和陈豆都可以,但是新豆的成功率要高于老豆。
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,对豆制耀世挂机软件下载品进行浸泡处理是一个关键步骤。大豆浸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豆腐的含量。将黄豆浸在水中,可以让黄豆颗粒吸收水分进而膨化,以利于黄豆破碎时蛋白的充分萃取。
通常情况下,黄豆泡水的用量是黄豆数量的2~3倍左右,不宜一次性加入足够多的水。这个过程需要5到7个小时,水里不能有任何杂质,也不能有油、盐等杂质,将豆子泡至豆壳里的沟壑变得平坦即可。
在不同的浸渍环境下,会使黄豆的内在成分和工艺特征发生改变,进而影响黄豆的品质。
文中所用的“水浸”一词,说明了当时对此问题的理解是十分局限的。黄豆在浸水后,其蛋白质会变得很脆弱,因此也需要适当的机械破碎。在远古时代,这些都使用石碾,叫做“硝碎”。
如果仅仅从蛋白溶出的方面来说,大豆被打碎得越彻底,蛋白就会更容易被溶解出来,这就要求石碾用更好的石头,要有一定的硬度,通常都是用花岗岩石来制作。此外,还有使用其它石头制作的,例如“紫石棱磨”在明朝更为上乘,制成的豆腐,“绝腻无滓”。
根据调查,圆磨盘一开始并不是用来把谷物变成面粉的,而是用来把黄豆变成浆液的,而此黄豆加工很有帮助。
在研磨豆子的时候,一定要加入适量的清水,这种做法有三大优点:1、流动的水,在研磨中起到润滑的效果,减少了损耗;2、石磨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,加入水能够起到降温的效果,从而避免了蛋白蛋白的加热变质;3、能溶解被碾压过的黄豆中的蛋白,使其成为优质的胶状物质。磨豆时加入的水分,大约是浸泡过的豆子的2-5倍。
元代郑允端的《豆腐》诗句中的“磨砻流乳汁”,就是用清水把豆子碾成浆汁的结果。
从大豆中分离出残留物,得到以蛋白为主分散的溶胶状豆浆,被称为“滤去渣”。过滤豆浆的主要原料是当地的布料,也有一些是丝质的。
虽然那时的过滤技术还很落后,但这种方法相对简单,如果能把豆浆研磨好,再多过一次,就能达到不错的效果。
将豆浆滤出后再将其烧开,这样就叫“煎成”,将其熬制的时间稍微延长一点。可以将胰酶抑制素、皂角苷等对人体造成伤害的毒素降低。经高温处理后,可使豆奶中的蛋白质热降解,从而为点浆做准备。
中国的“土灶煮豆液”方法简单,操作简单,所制的豆制品具有特有的豆香,至今在民间还在使用)。熬制的时候,一定要掌握好温度,一般92℃左右,就会破坏皂角素,而IO0℃左右,就会导致蛋黄质完全退化,这个时候,就需要停止加热,否则会对豆腐的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。
在进行点浆的过程中,要在加入凝固剂的同时,不停地在同一方向搅拌,当浆液中有芝麻大小的颗粒时,就可以停止搅拌了,然后盖上保温,让其沉淀,再过半个小时就可以进行包装和压缩了。
在制作传统的豆腐时,使用了许多种凝固剂,《本草纲目》第25章“豆腐”一节中有一句话:“用咸味的汁液,或藤蔓的叶子,或醋浆,煮熟后,放入锅中。亦有放于水桶中,用灰浆收集。咸,苦,酸,辛之物,都是可以克制的”。
不过,大部分都是以盐水和石膏为主。打浆用的是大缸,但在《本草纲目》中,釜和大缸都是用来打浆的,而且还特意提到了石膏点浆用缸。
点浆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,不仅要控制好凝固剂的用量,而且要控制好点浆时的温度。通常,豆浆的加热温度是70℃~90℃,对于保水性有较高的要求,比如水豆腐,加热的温度要稍微降低一些,通常是在75℃~80℃。那时候还没有测温装置,只能靠制作豆腐的人自己摸索。
成形(压制)成形指的是把已经凝结好的豆腐块用一块布包起来,放在豆腐盒中进行压制,挤出多余的浆水,让豆腐块紧密地粘合在一起,形成一块有一定水分、有弹性、有韧性的豆腐。
在增压过程中,压力非常关键,不能太大,也不能太小。制作者们都很聪明,用一根长长的木棒当手柄,一头固定,一头系住重物,这样就更好控制压力大小。这样既能确保豆腐块的质量,又能确保豆腐块的产量。同时,它也非常简单,体现了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另外一种方法,就是将豆腐箱一块一块的放在一起,然后用本身的自重,将里面的汁液去掉,这种方式主要是制作水分含量高的软豆腐。《本草纲目》上并没有提到压制和成形的过程,大概是因为经常见到这种过程的发生,所以忽略了。
有些史料中记载收集豆腐卤水的场面,学者们认为这应该是用来做卤汁的,但很显然,卤汁的量并不多,卤水也很容易腐烂。
清代汪日桢的《湖雅》第八章“豆腐”:“豆腐的汁液,可以洗净身上的污渍”。在那个时代,因为缺乏衣物洗涤剂,所以才会用到其他东西代替,豆腐液又是偏碱性的,用来洗衣服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。假如有需要的话,那么回收卤水不仅是可行的,也是必需的。
从汉代至今,经过了宋,元,明,清,传统的豆腐制作工艺并未改变多少,但是,不同的时间,不同的地方,制作方法也会有所差异,所以,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口味,不同的特点。
豆制品的营养成分以蛋白和脂肪为主,而豆制品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去除部分难消化的膳食纤维,所以对蛋清和脂肪的吸收率会大大提升。
豆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能降低胆固醇,防止肥胖,防止动脉硬化。所以,不仅是平民百姓喜欢吃,就连皇帝和文人墨客们,也都喜欢吃,除了日常生活之外,像是孔子的豆腐宴,清官的御膳房,都会做得更加精致。
因为中国的地理位置比较辽阔,所以豆腐菜有很多的地域性特色,比如江苏扬州的文思豆腐;浙江的兰溪县的五香豆腐;广东的东江的肉皮豆腐;四川的成都的麻婆豆腐;福建的闽南的泥鳅豆腐;山东的三美豆腐;还有陕西的宝鸡的豆腐馒头,这些都是很常见的。
元代郑允端曾作过一首《豆腐诗》:“神州豆腐菜中王 ,育养人生未敢狂。富贵贫穷 皆厚爱,华宴小酌 只微香 。 一 身清淡七分水 ,通体晶莹四面光。方正形容不可犯 ,为泥作羹亦无妨。”将豆腐的色,香,味,形都刻画得惟妙惟肖。
还有一首不知作者的《豆腐香》:“神州豆腐菜中王 ,育养人生未敢狂。富贵贫穷 皆厚爱,华宴小酌 只微香 。 一 身清淡七分水 ,通体晶莹四面光。方正形容不可犯 ,为泥作羹亦无妨。用一块豆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,那就完全不同了。
豆腐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,而且由于人们之间的交往,也逐渐传播到了国外。
根据史料记载,豆腐于元代至元4年(1338年)传入日本,16世纪时,在日本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遍的食物。在日本大坂,曾谷川本日明二年(1782年),发表了一份特别的菜式《豆腐百珍》,其中记载了1000种不同的豆腐做法。
另外,它还传入了朝鲜和东南亚,在近现代,它还传入了西方,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豆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,它有着漫长的历史渊源,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。现已研发出蔬菜汁豆腐、果味豆腐、可可豆腐等多种口味的即食豆腐,更有“豆腐冰激凌”,为人们高效地使用植物蛋白质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。